看完电影后,我心中突然一阵的幸福和坦然
这应该就和洛施那神采奕奕的坦然是一样的感觉吧((我幻想))
此刻我就像是剧中人一般的感受
把连日来看完电影后的阴郁感一扫而空
此时不得不赞叹导演
将电影用这样的手法诠释是对的
如果一眼就能够看穿了,那麼看的人是不会去作任何的思考
也因此有了一看再看,和无限种可能性的幻想
片中看似不按正常排序的手法,其实都相互连结在一起,一环扣著一
环
小绿的寂寞和空虚,来自被人遗弃的不安全感,除了阿嬷,小绿一无
所有,
也因此,她早熟,更用早熟来掩饰自己,但是因为她心里依旧还是很
纯真的保有像赤子一般的心,
所以她即使是视讯女郎,也还是那样的纯洁。
面对竹子,这个她除了阿嬷外另一个觉得是属於自己的人,才会那麼
不顾一切的追求。
ps.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意的,小绿也穿俗称的小绿(北一女的制
服),还是片中小绿就是北一女的学生@@?
竹子的自责感,无力感,不得不背负起的责任就像彼岸花一般印在她
身上,不能离开,不能忘记
怨恨,所有的一切压著她不能渲泄的她,一如小绿般的寂寞空虚,更
是一个等待救赎的人。
小绿的出现勾起所有竹子不想记起的往事,小绿就像是竹子的情绪渲
泄的引爆器,她让竹子找到了一个人生的出口。
如果不爆发,如果没有这一个仪式,竹子就永远不能从过去中解脱。
ps.竹子的黑色背心很帅,背面的右下角有淡淡的图腾。帅爆了
所以她们相遇,所以她们互相救赎了对方。
阿东渴望力量其来有自,面对竹子时,他就像一个小孩,
转身面对其它人时,他害怕自己的弱小,所以他渴求力量,他是真正
和刺青谈恋爱的人
最终他也要为这种逃避的心态付出代价。
刺青的背后都应该有一个故事一个秘密,
但是要知道,刺青终究是刺青,能改变外表,不能改变内在。
所以即使竹子刺上刺青,她也不能代替父亲。
所以即使小绿刺上了刺青,她也不能用刺青留住爱情。
所以即使阿东刺上了刺青,他也不是一个有力量的人。
片中所有的人都在逃避自己,逃避事实,这个反映在我们的身上,我
们也何尝不是如此。
阿青,解离症的患者,像傻却不傻,用解离症为名,折磨著竹子,并
让竹子留在身边,只想独占她。
阿青,很爱竹子,这一点从小时候就看得出来,小绿闯进了他和竹子
的小小天地,所以他很害怕,却也因此泄了底。
大宇,身为一个网路警察,他职责是抓住犯罪的人,但是在周围一群
爱钓鱼的警察学长中,他感到很难过,生气
他不像警察,像是犯罪的人,而纯真的小绿看起来就更加的无辜。
这一切一切其实都反映著我们现在生活的自身,不论是亲情,爱情,
自我的定义。
把这部片只当成同志片来看,真的很委屈了它。
不管是男男,女女,男女,我们也都不过只是人而已。
看刺青片的人似乎很大部份都是女同志,虽然我也是。
但是,真的还是很希望,观看这部片的人,真的不要被同志这两个字
给迷惑了
看片子的同志们本身,也不要被迷惑了,因为这个世界不应该有这麼
多的框框。
就像小绿爱上竹子,绝不是因为竹子是女生的事实。
而是因为竹子是少数对小绿好的人,以及带给她温暖的人。
=============
【导演阐述:每个刺青背后,都隐藏着一个秘密】
人性很脆弱,常进行着种种“仪式”而不自知,这些仪式其实是人性必需品,以渡过生命、缝补伤痛与破损,得以继续把生命延续下去。刺青这个仪式,贯穿了影片中所有人物,也指涉着人性深处脆弱的灵魂。
电影里,竹子的师父说:“做为刺青师,你必须了解每个刺青背后的秘密,却不能说破它。”刺青师竹子以刺青痛楚,让自己受创的心不那么痛;网络情人小绿,藉由虚拟网路里的幻象与捏造,活在自己创造世界里。
每7.7个年轻人当中,就有一个人刺青。我希望观众可以经由此片,感受一场美丽、紧张、震撼、感动历程,然后心里带着微妙充实,唤起自身似曾相识的回忆。刺青绝对不只是年轻人流行的肤浅,表像下深藏着的秘密,正温柔抚慰着人性的灵魂。
我撰写《刺青》剧本的灵感,源自于过去我拍摄几部纪录片经验。我对这些被社会视为“边缘人”的拍摄对象,有着极深刻情感认同。因为在我的价值观里,道德是非界限是模糊的,不该被武断地分化。《刺青》主题其实跟我过去作品类似,它们都在探讨边缘人格和人性脆弱一面——我们的社会常把刺青视为叛逆、标新立异的象征,但在片中刺青偏偏是处理伤痛的仪式,两个主角各自替记忆里创伤找到出口,掩饰生命中脆弱本质。
=========
很喜欢的电影
可惜不太会写影评
只好东凑点西拼点表达出来
强烈推荐去看